魚,學名台灣鏟頷魚,俗稱苦花、苦偎、齊頭、齊頭威,泰雅族原住民叫牠蒂烈娜。分佈於全省各山地溪流,多棲於海拔三百到一千餘公尺的水域,主要以矽藻、蜉蝣的幼蟲或石蠶為食。
苦花魚體銀白色,背部蒼黑色。幼魚各鰭淡紅色,雄魚金黃色,雌魚各鰭深紅色,吻向前略突,口下位成橫裂狀,有一對不明顯的短鬚,下頷前緣薄而平直,有一層如鑿般的角質鞘。背鰭有未分叉鰭條三枚、分叉鰭條八枚、臀鰭未分叉鰭條三枚、分叉鰭條五枚;側線鱗片數目約在41~45枚之間。通常一年生魚體約10~12公分,其後越長越慢,五年魚可生長至三十公分左右,而根據文獻記載,苦花最大可達六十公分。
苦花是真正的激流勇者,流線的體型和有力的尾鰭,使牠得以在湍急的溪谷裡活躍自如,加上中魚時強而有勁的拉力,讓許多溪釣手留下深刻的印象,也因此,成為目前山溪釣的最走紅
體長:
一年生的魚体約10~12公分,二年約18公分,通常以10~25公分較為常見,五年可長至30公分左右,而根據文獻記載,苦花最大可達60公分。
為初級性淡水魚。分佈於全省各山地無污染之溪流,多棲於海拔三百至一千餘公尺的水域,喜棲息於水流湍急及水溫環境在10-22℃之區域,亦經常躲藏在石頭間隙中,主要以矽藻、蜉蝣的幼蟲或石蠶為食,亦食水生昆蟲和有機碎屑。 苦花魚体為銀白色,背部為蒼黑色,魚鱗為軟性膠質,再加上流線的体型和有力的尾鰭,在險惡的地形與激流裡活躍自如,使得他有激流的勇者的封號。在激流中覓食或上游時為了免於受到傷害,因此,魚体上的保護黏液是其它魚種的兩倍以上。在石頭上啃食矽藻時,身体會側身翻轉,在水中呈現閃爍的亮光,亦有水中的螢火蟲之稱。原住民視為珍品,只有長老可食用,又故名為長老魚。
苦花魚因所需環境特別,養殖不易,非一般的地區皆可養殖,況且苦花魚成長的速度緩慢,所以苦花在市場的價位皆以兩計算,以食用淡水魚來說是價位最高的其一一種。
體長:
一年生的魚体約10~12公分,二年約18公分,通常以10~25公分較為常見,五年可長至30公分左右,而根據文獻記載,苦花最大可達60公分。
為初級性淡水魚。分佈於全省各山地無污染之溪流,多棲於海拔三百至一千餘公尺的水域,喜棲息於水流湍急及水溫環境在10-22℃之區域,亦經常躲藏在石頭間隙中,主要以矽藻、蜉蝣的幼蟲或石蠶為食,亦食水生昆蟲和有機削屑。
苦花魚体為銀白色,背部為蒼黑色,魚鱗為軟性膠質,再加上流線的体型和有力的尾鰭,在險惡的地形與激流裡活躍自如,使得他有激流的勇者的封號。在激流中覓食或上游時為了免於受到傷害,因此,魚体上的保護黏液是其它魚種的兩倍以上。在石頭上啃食矽藻時,身体會側身翻轉,在水中呈現閃爍的亮光,亦有水中的螢火蟲之稱。原住民視為珍品,只有長老可食用,又故名為長老魚。
苦花魚因所需環境特別,養殖不易,非一般的地區皆可養殖,況且苦花魚成長的速度緩慢,所以苦花在市場的價位皆以兩計算,以食用淡水魚來說是價位最高的其一一種。